以影像记录发展 用实践追逐梦想
3月23日至29日,四川大学师生一行30余人在四川大学统战部的联系下,与民革四川大学委员会共赴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开展长达一周的“年轻视觉·走进乡村”——“影像记录峨边行”教学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调研走访、拍摄记录、座谈交流等形式,在基层实践锻炼中助力青年成长,推动校地共建,并以民革的社会热忱和四川大学师生的责任感助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
年轻视觉,发现乡村,走进万坪乡研讨会
峨边县各级领导与老师及学生代表亲切交谈
3月27日上午,在“年轻视觉·走进乡村·走进万坪乡——民革四川大学委员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影像记录峨边行”座谈会上,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成冬娟、常务副部长楼子阿曲、副部长鲜劲松参加座谈会,民革四川大学东区支部副主委、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编导系老师吴卓和部分学生代表就校地共建、实践感悟分别进行了发言,并对建设精准帮扶村项目,彝绣保护、传承、开发,农村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本土文化挖掘进行了详细交谈,为未来产业优化升级、深化校地共建献言献策。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成冬娟对同学们在短短几天的实践活动中就有如此多的收获表示惊喜,对四川大学民革委员会和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开展此类校地共建的教学实践活动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并对实践活动持续性、成果化、扩大化提出希望,希望校地共建对峨边的脱贫攻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宣传部副部长楼子阿曲就“发展什么?谁来发展?宣传什么?如何宣传?”几个问题向同学们发出提问,希望借助年轻视角看待乡村的关注点来论证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而宣传部副部长鲜劲松则表达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峨边人,对于来到峨边实践,带来朝气,带来希望的川大民革委员会和川大师生表示真挚的谢意。
开展座谈会的同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子棋老师带领十几名学生,跟随彝绣传承人走乡串户,记录当地在彝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中遇到的艰辛,付出的心血和永不磨灭的热情,深深感受到来自这片自然天成的淳朴之地的伟大力量。
同学们的拍摄过程
来自四川大学的各位同学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在海拔接近3000米的省级贫困村约嘎村,零下2度的气温下,同学们晚上睡睡袋,白天吃饭全靠自己做,努力克服生活条件困难,顺利完成拍摄并收获了不小的成果。在生活贫苦的金岩乡罗卜村,同学们凌晨5点就第一时间奔赴拍摄现场,排除万难并见证了美丽的彝族传说以及宝贵的彝族文化。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与提升,并直接看到以及记录下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果,与当地彝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据民革四川大学委员会的相关老师介绍,类似的四川大学教学实践课程还会持续开展,师生实践团通过实践体验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并通过各种途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接下来,还将在民革四川大学委员会及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帮助下积极联系四川大学的其他教育科研资源,争取组织高水平医疗服务团、教育服务团、文化挖掘服务团、文创开发服务团等赴峨边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相结合,辅助解决扶贫路上的实际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川大同学在乡村厨房做早饭
0 1
大家一起做的饭,真香!
0 2
同学们的临时“温馨”小窝
0 3
成都民革
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